▲林義傑的理財投資歷程,其實和許多民眾一樣,投資理財比較晚,方式也比較保守。
奇摩名人 文/記者黃志豪 圖/艾迪昇提供
從平凡的中學代課老師,到台灣第一位超馬好手,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總冠軍到創業家,成立運動服飾品牌,林義傑的投資歷程,值得許多人借鏡,因為成功並非一朝一夕,而是持續的累積,不論是人生或財務。
▲或許是跑超馬,林義傑深知投資理財只要持續努力累積,也能有好結果。
投資自我有成 賺進人生第一桶金
體育選手出身的林義傑,在台北市立體育學院(現台北市教育大學)就讀時期,就爭取經濟獨立,他說:「當時雖然不必負擔家裡的經濟開銷,但學費和生活費必須自己負責,因此除了打工,下課之後的晚間,還要開計程車,賺取自己生活所需。」
直到出社會當老師,有了穩定收入,林義傑還是沒有太多的投資理財觀念,除了生活開銷,就是把剩餘的一點錢存下來,不過他知道,完成自己的夢想也是一種投資,因此除了當代課老師,他也持續對跑步的堅持,參加比賽,挑戰自我,希望能跑出名堂。
▲克服萬難甚至歷經生死關頭,林義傑不僅完成多場頂級超馬賽事,更為他的人生跑出新的道路。
林義傑在2002年獲得知名品牌的青睞成為簽約選手,在2003 年中國大戈壁超級馬拉松拿下第3名後,陸續完成創舉,運動員生涯可以說在2006年,30歲這一年達到巔峰,獲得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」總冠軍,成為台灣第一人。他笑說,當時那個年代,跑馬拉松比賽根本賺不到錢,因為比賽必須花錢,只能不斷尋求贊助,所獲得的贊助經費,花在參加比賽和平常的訓練,其實就差不多了。
▲▼林義傑在國際超馬賽事跑出好成績,還多次奪下第一,不只是台灣之光,也是國際社會華人之光,因此在國際頗受到矚目。
林義傑靠定存 得到遲來的第一桶金
由於當時沒有所謂的網紅,所以獲得的知名度,也無法很快的轉換成現金收入,但是因此得到社會關注,讓林義傑有機會獲得邀請,出席一些活動或者參加演講,能夠收到一些費用,慢慢的累積出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從2006年開始,林義傑的活動邀約或代言機會變多,收入快速累積,也讓他終於有機會邁向人生的第一桶金,他提到,扣除生活所需,當存款累積到五十萬,就會存到銀行的定存帳戶,有了第一桶金,依法泡製,自己就是用傳統的方式在理財,一個銀行兩個戶頭,活儲戶頭存到了一定的數目,就放進定存戶頭,就這樣慢慢累積出人生的第一桶金、第二桶金。